首 頁
|
中國禪學
|
禪學三書
|
慈輝論壇
|
佛學論文
|
最新上傳
|
文學頻道
|
佛緣論壇
|
留言簿
|
管理登陸
吳言生 創辦
圖片中心
關于本網
佛教研究所
主辦
在线中文字幕日本无码欧美
專 題 列 表
zz期刊原文
a1綜合資訊
a2菩提文庫
a3講座會議
a4大德專輯
b1碩博文庫
b2著作學者
b3研究綜論
b4佛教歷史
c1茶道禪道
c2禪學研究
c2中國禪學
c3菩薩信仰
c4佛教諸宗
d1佛教藝術
d2佛教文學
d3思想哲學
d4言生說禪
e1藏傳佛教
e2敦煌佛教
e3英文佛教
e4多元宗教
w1古典詩詞
w2熱點推薦
熱 點 回 放
想要有所成就,離
[
128
]
吳言生教授:謹以
[
193
]
人生,走在報恩的
[
138
]
佛法怎樣看待吸煙
[
124
]
今年最正確的生活
[
175
]
14個小故事,故事
[
146
]
鬼神附體不是佛門
[
170
]
遠處是風景,近處
[
148
]
什么樣的心態才能
[
132
]
一人學佛,合家得
[
156
]
藻飾萬象:蘇軾題
[
187
]
大年初三,開門接
[
164
]
網 站 調 查
您對本網新版持何看法?歡迎參與投票!
進步很大
需要改進
沒有變化
變得更差
最新的200篇文章
1.
敬畏因果,要對心中每一念負責
[嘎瑪仁波切][2021年2月20日][41]
2021年2月20日 佛學研究網 小小的業力,是我們不經意就可能造下的。種下惡因之后,若來不及懺悔清凈,在機緣成熟時,果報一定會顯現出來,影響會很大。 這些種子只會存在自己的阿賴耶識里,不會存到其他地方,也不可能成熟在其他地方,一定是“自作自受”,就是佛經所說的“……
2.
人生總有缺憾,最好的人生:真實勝過完美
[佚名][2021年2月20日][40]
2021年2月20日 佛學研究網 有缺失,才會有希望。萬物皆不完美,人生總有缺憾。我們要以完美的心,接受并不完美的人生。所謂的完美,其實只是來源于我們的心靈。只有真正懂得包容不完美的人,才能獲得更多的完美。 很多的時候,我們總是極力追求完美。在工作上,友情上,愛情……
3.
師父給“干飯人”的開工寄語:愿你歷盡千帆,歸來仍是少年!
[慧超][2021年2月20日][37]
2021年2月20日 佛學研究網 給“干飯人”的開工寄語 慧超法師 孤身在外拼搏,追求美好生活,有悲有喜,遇到挫折,不悲觀失落,自暴自棄;獲得成功,不要得意忘形,目中無人。 月有陰晴圓缺,一切都是無常變化的,沒有永遠的失敗和成功,除非你自暴自棄。未來人生……
4.
磨是世上最好的修行,熬是人生最濃的滋味
[佚名][2021年2月20日][36]
2021年2月20日 佛學研究網 肉體的強大可以隨著歲月流逝離我們而去,心靈的強大卻能伴隨我們的一生。 在這世上,每個人的人生都是憂喜參半的,幾乎每個人都有過一段十分煎熬的日子,即便是圣人王陽明也不能免俗。 當年……
5.
最痛苦、最煩惱的時候,觀世音菩薩能給你作依怙
[宣化上人][2021年2月20日][37]
2021年2月20日 佛學研究網 妙音觀世音 梵音海潮音 勝彼世間音 是故須常念 “妙音觀世音”:前邊的偈頌“真觀清凈觀,廣大智慧觀,悲觀及慈觀,常愿常瞻仰”,是講“觀”字,現在是講“音”字。這個“音”是妙音觀世音。觀世音這個“音”是微妙的音聲,這個微妙的音聲也就是觀世音。 &n……
6.
不必仰望別人,自己亦是風景
[佚名][2021年2月19日][89]
2021年2月19日 佛學研究網 人,來到這世上,總會有許多的不如意,也會有許多的不公平;會有許多的失落,也會有許多的羨慕。你羨慕我的自由,我羨慕你的約束;你羨慕我的車,我羨慕你的房;你羨慕我的工作,我羨慕你每天總有休息時間。或許,我們都是遠視眼,總是活在對別人的仰視里;或許,我們都是近視眼,往往忽略了身邊的……
7.
東漢時期的佛經翻譯
[韓廷杰][2021年2月19日][45]
2021年2月19日 佛學研究網 一、中國佛經翻譯始于何時尚難確定 中國的佛經翻譯始于何時?至今學術界還沒有令人信服的一致結論。有二種比較流行的意見: 一、“伊存口授佛經”說。此說據《魏略·西戎傳》的一段記載:……
8.
寺廟是心靈教育的學校
[仁煥法師][2021年2月19日][74]
2021年2月19日 佛學研究網 佛家的寺廟,應該是一所學校。但是不是社會上教授知識文化的學校,寺廟應該是心靈教育的學校,也叫做道德教育的學校。為什么這樣講呢?佛教是覺悟的教育。 現在寺廟幾乎都賣門票,而且進到寺廟去,一個牌位又要多少錢,一堂焰口要多少……
9.
翠巖禪師與《警僧銘》
[遠塵][2021年2月19日][48]
2021年2月19日 佛學研究網 翠巖可真禪師是宋代著名高僧,福州人。曾經參訪過當時高僧慈明禪師,因到金鑾結夏安居,與善侍者結為好友。翠巖禪師年輕時經常驕傲自滿,他因為曾親近過高僧慈明禪師,自以為了不起,時常目空天下。善侍者是慈明收下的得意弟子,與翠巖禪師言談之間,知道他尚沒有徹悟,便嘲笑他的驕傲自滿。 一天,兩人在山路上行走,……
10.
佛陀降魔而成道,究竟什么是“魔”呢?
[佚名][2021年2月19日][61]
2021年2月19日 佛學研究網 本師釋迦牟尼佛于菩提樹下成道之前,先是降服了前來侵擾的魔軍,于是八相成道之中也就有了降魔一項。我們平日的話語里,也常聽到魔之一字,如“邪魔外道”、“走火入魔”、“斬妖除魔”、“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等,仿佛魔就是青面獠牙的窮兇極惡之徒。那么在佛教里,魔究竟是什么含義,又有幾種魔……
11.
想要有所成就,離不開這四個字
[佚名][2021年2月18日][128]
2021年2月18日 佛學研究網 佛法教典所說,凡講行持,離不了信、解、行、證四字。——虛云老和尚 信能入 解如目 行如足 證菩提 “信為能入,智為能度”,學佛的第一步就是“信……
12.
沒有迷茫的人生,是不真實的
[佚名][2021年2月18日][95]
2021年2月18日 佛學研究網 人生就是這樣一個歷程。如果沒有經過痛苦與挫折的磨煉,內心永遠達不到大氣、平和、安寧、豐盈的境界。 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生活本來就不可能十分滿意;沒有挫折、沒有迷茫的人生是不真實的。人生就是一個不斷發現問題、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過……
13.
它是學佛的最大障礙,處在這種狀態的人,要及時改正
[佚名][2021年2月18日][87]
2021年2月18日 佛學研究網 失去這一點,什么也感應不到 夢參老和尚在五臺山時,有很多人都到山上問老和尚:“師父,我念佛很多年了,臨命終時能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老和尚反問居士道:“你為什么問我這個問題呢……
14.
人生有八件事不可做,否則難有善果
[佚名][2021年2月18日][84]
2021年2月18日 佛學研究網 有些事是否能引來麻煩和煩惱,完全取決于我們如何看待和處理它。別總拿什么都當回事,別去鉆牛角尖,別太要面子,別小心眼。一件事,想通了是天堂,想不通就是地獄。 人生有很多可以做的事,也有很多不可以做的事。例如,禮義廉恥、忠孝仁愛信義和……
15.
“十方佛”都是哪些佛?你能說出幾個?
[佚名][2021年2月18日][94]
2021年2月18日 佛學研究網 十方,為四方、四維、上下之總稱,即指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 佛教主張十方有無數世界及凈土,稱為十方世界、十方法界、十方凈土、十方剎等。又將其中之諸佛及眾生,則稱為十方諸佛、十方眾生。  ……
16.
吳言生教授:謹以心香一瓣,遙送黃心川先生遠行
[吳言生][2021年2月18日][193]
2021年2月18日 佛學研究網 唁電 (黃心川教授生前舊照 黃夏年先生供圖) 黃夏年先生并呈 黃心川先生治喪委員會: 驚聞黃公心川大德,揖別娑婆濁世,蓮駕遠行西方,不勝嗟嘆傷……
17.
人生,走在報恩的路上
[佚名][2021年2月17日][138]
2021年2月17日 佛學研究網 有一位輕生者被寺里的一位僧人救起后,仍然堅定地說:“大師,您何必費力救我,我已下定決心不再活下去,今天不死,明天還得去了結的。”僧人捻須笑道:“是的,我確實制止不了你尋死的決心,可是,我想問你一句,你的恩都報了嗎?” 輕生者一臉詫異地說:“我沒欠人家的恩情,也不……
18.
默照禪:靜坐守寂
[華方田][2021年2月17日][78]
2021年2月17日 佛學研究網 禪僧曾以記頌公案、評唱為能事,被“天下老和尚舌頭瞞”,全然忘記參禪的目的是為了求得身心解脫,而非一味追求文字語言的完美。 參禪首先要明確參禪的目的,不能為參禪而參禪。“參禪一段事,其實要脫生死,若脫生死不得,喚什么作禪?” ……
19.
天臺與華嚴及判教
[韓煥忠][2021年2月17日][90]
2021年2月17日 佛學研究網 智顓判教中的《華嚴》 天臺宗與華嚴宗是中國佛教中最主要的兩個以教立宗的宗派。陳隋之世,天臺宗以《法華》為宗經而盛行于金陵、江都、天臺山;初唐之后,華嚴宗以《華嚴》為宗經而盛行于長安、洛陽、五臺山。智顓的判教思想對華嚴判教的形……
20.
桑耶寺的造像藝術
[德吉卓瑪][2021年2月17日][85]
2021年2月17日 佛學研究網 桑耶寺始建于公元762年,歷時五年,于藏歷水陽“馬年”仲秋月竣工落成。其建筑規模宏大,風格獨特,建筑風格及其佛教藝術堪稱吐蕃佛寺之最。關于桑耶寺的建筑風格,藏文史籍有幾種說法,一是以古代印度波羅王朝高波羅王在摩揭陀所建的歐丹達菩黎寺為藍本建造的;二是參照《阿毗達瑪俱舍論》中描述的世界圖景建造的;三是仿照佛教密……
首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尾頁
頁次:
1
/10
頁
20
篇文章/頁 轉到: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站內文章搜索:
文章標題
文章作者
關鍵字
文章出處
編輯姓名
所有欄目
A1綜合資訊
A2菩提文庫
A3講座會議
A4大德專輯
B1碩博文庫
B2著作學者
B3研究綜論
B4佛教歷史
C1茶道禪道
C2禪宗禪學
C3菩薩信仰
C4佛教諸宗
D1佛教藝術
D2佛教文學
D3思想哲學
D4言生說禪
E1藏傳佛教
E2敦煌佛教
E3英文佛教
E4多元宗教
W1文學頻道
W2熱點推薦
ZZ期刊原文
VV佛教資訊
WW佛教文章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管理登錄
|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學研究
站長:
wuys
Powered by:
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